當前位置: 首頁 > 文獻 > 列表 >
您已選擇:
搜索:研究X
壓力差示掃描量熱法在潤滑油熱氧化研究中的應用
PDSC掃描量熱法主要測定基礎油、抗氧劑和潤滑油的抗氧化性能和氧化沉積物,用來評價不同油品和抗氧劑的抗氧化性能好壞及其與發(fā)動機臺架的對應關系,還可以用來讀額定內燃機油的換油期,本文通過對PDSC掃描量熱法在油
文件大?。?14.27 K添加日期:2013-04-02瀏覽次數(shù):12所屬系列:潤滑油與燃料
菜籽油環(huán)氧化制備潤滑油基礎油的研究
植物油基潤滑油具有良好的潤滑性能和可生物降解的優(yōu)點,是可持續(xù)生產(chǎn)的綠色潤滑油。今以菜籽油為原料、雙氧水和乙酸為氧化劑,采用固體酸CD-450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為催化劑,對菜籽油進行環(huán)氧化,從而制取環(huán)氧化菜
文件大小:426.75 K添加日期:2009-01-01瀏覽次數(shù):12所屬系列:高?;瘜W工程學報
合成潤滑油的基礎聚醚油的物性及實用性研究
本文綜述了聚醚油的主要物性,評價了聚醚油的水溶性,低溫特性,熱穩(wěn)定性,摩擦,磨損特性,由聚醚油制成的潤滑油有良好的潤滑和抗剪切懷,在高溫狀態(tài)下不結焦,不沉淀,在高溫齒輪傳動,壓縮機,內燃機和冷凍機潤滑
文件大小:92.18 K添加日期:1996-01-01瀏覽次數(shù):12所屬系列:沈陽化工
菜籽油基硫磷極壓潤滑劑的合成研究
以菜籽油為原料,甲醇為酯交換劑,并以硫粉和P2O5,作改性劑,合成一種帶有極壓元素硫和磷的菜籽油基磷酸酯化合物。紅外光譜分析證實了該化合物中元素硫和磷以及羥基的存在。實驗考察了酯交換反應的醇/油和磷酸酯化
文件大?。?57.2 K添加日期:2005-12-01瀏覽次數(shù):11所屬系列:表面技術
HEDP作為潤滑油抗磨劑的應用研究
考察了1一羥基乙叉-1,1一二膦酸(二辛)酯(HEDP)的極壓抗磨性能以及與硫化異丁烯的復合效應,并用俄歇電子能譜(AES)分析了其四球機試驗后鋼球表面的元素。結果表明,HEDP作為抗磨劑用于極壓性潤滑油中,具有優(yōu)良的極
文件大?。?21.84 K添加日期:2006-02-01瀏覽次數(shù):11所屬系列:石油煉制與化工
潤滑油用納米二氧化鈦的表面改性及自修復性能研究
采用油酸對納米TiO2進行表面改性,使其穩(wěn)定分散于基礎油中。利用HQ-1摩擦磨損試驗機考察納米TiO2的自修復性能,并探討其自修復機理。試驗結果表明,經(jīng)改性后的納米TiO2粉體作為潤滑添加劑具有良好的分散穩(wěn)定性、減摩
文件大?。?36.28 K添加日期:2006-09-01瀏覽次數(shù):11所屬系列:石油煉制
中國潤滑油企業(yè)價值鏈研究
企業(yè)價值鏈是企業(yè)在創(chuàng)造價值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個完整的鏈狀網(wǎng)絡結構。我國潤滑油企業(yè)的價值鏈有其獨特的內容,應依據(jù)其基本競爭戰(zhàn)略,通過重整自身的價值鏈,尤其是密切關注其價值活動的聯(lián)結點、共享和聯(lián)系等方面,來
文件大小:394.93 K添加日期:2004-02-01瀏覽次數(shù):11所屬系列:潤滑油
阿曼、西江混合含硫原油蠟油生產(chǎn)基礎油研究
以3號蒸餾生產(chǎn)的阿曼、西江混合含硫原油減二、減三蠟油為原料,進行了實驗室試制基礎油的研究,了解了老三套生產(chǎn)工藝生產(chǎn)的基礎油的質量,為今后各生產(chǎn)工序的操作條件提供了參考。
文件大?。?90.54 K添加日期:2013-04-03瀏覽次數(shù):11所屬系列:高橋石化
GL-5重負荷車輛齒輪油換油周期研究
GL-5重負荷車輛齒輪油目前仍是中國市場車輛車用齒輪油的主要產(chǎn)品。目前對于GL-5重負荷車輛齒輪油,在國內沒有統(tǒng)一適用的換油周期。文章通過對20輛載重車和16輛乘坐車進行為期2年的3000000km行車試驗。采用油液監(jiān)控特
文件大小:1.25 M添加日期:2008-08-01瀏覽次數(shù):11所屬系列:潤滑油
紅外光譜法測定在用油液的氧_硝_硫化值與酸值相關性研究
用 紅外光譜分析法測定了 CF-4 15W/40潤滑油臺架試驗和行車試驗油樣的氧化值、硝化值、硫化值,并將臺架試驗油樣的氧化值、硝化值和硫化值進行加和與酸值增值進行相關性研究,通過研究得出了這三者之和與酸值增值之
文件大小:489.93 K添加日期:2008-06-01瀏覽次數(shù):11所屬系列:潤滑油
 «   1   2   …   3   4   5   6   7   …   26   27   »   共264條/27頁 
更多>>

熱門標簽

官方微博